首页 >> 岩菖蒲属

洛宁苹果公司化运作龙头带动整体转型

发布时间:2022-09-18 16:06:56 来源:琶洲农业网

洛宁:苹果公司化运作“龙头”带动整体转型

这个季节,水果之乡洛宁,苹果又熟了。粉红透亮,清脆酸甜,如今洛宁苹果在品质好不愁卖的佳境中畅游。几天来,通往洛宁西上戈镇的道路上,挂着各地牌照的汽车在沿线果园驻车,三五成群的苹果客们,无不是在果园里吃个肚圆后,走时还不忘捎上一些。

正如这醉人心扉的画面一样,已入佳境的洛宁苹果,亦在酝酿着下一季节的果实飘香。眼下,一场以苹果为主角的苹果产业二次革命正在进行,洛宁苹果正向着现代化种植方式,公司化运作的产销方式悄然转型。

洛宁苹果熟了 苹果客络绎不绝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洛宁县上戈镇,这个并没有什么景区可以游览,交通称不上发达,商业也不够繁荣,特色更不算明显的山区乡镇,却可以用游人如织来形容。每天,挂着陕西,山西,河南三门峡、洛阳、郑州牌照的汽车,顾不得高速公路无法通行的不快,像一条车龙一样,在上戈镇的山川里绵延行驶。他们是来这里采摘苹果的苹果客。

上戈,这里是林果业界公认的苹果优产区。无论是气候,还是海拔、土壤,对种苹果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圣地。和这里同处一座山,位于山阴一面的就是有名的灵宝苹果产区,而这里显然是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山阳一面。

28岁、家住洛阳市七里河附近的张明阳,就是苹果客中的一员。10月6日,他开车带着女朋友花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来到了媒体上推荐的上戈镇白河苹果采摘园区。一下午,张明阳和女朋友足足摘了八大箱苹果。当然在苹果园里,他也是吃了个肚圆。8箱苹果,一箱16斤,算下来差不多130斤,按采摘价每斤5元算,得650元钱。有人算了一笔账,且不说从洛阳到上戈来回的油费和过路费,就单指苹果来说,洛阳市区的苹果价格和采摘的苹果价格相比贵不到哪去,算下来还不如在洛阳市区采购苹果呢!但对张明阳来说,跑远距离、花大价钱采摘苹果自有他的乐趣。用他的话说,就当是旅游了,既看了沿途风景,又采摘了苹果,体会了采摘的乐趣,又能品尝到酸甜可口的苹果,绝对比花钱买门票到景区数人头强得多。

带着这种乐趣来上戈采摘苹果的苹果客们,其实占着不小的比例。这样的观念之下,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上戈苹果不愁卖的景象。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村民张应川的苹果园,就在白河苹果采摘园区附近,这个十一长假,他卖给苹果采摘客们的苹果就有一万多斤,几乎占了他一年苹果产量的三分之一。而在这个十一长假,有着这样销量的果农也只有他一个人。

果好不愁销 苹果改了生活

过了十一长假,紧接着就是一年一届的上戈苹果采摘节,到今年苹果采摘节已经举办了10年,这10年上戈的果农们尝到了种苹果的甜头。10月9日下午,张应川正在自家苹果园内清理次果、清扫道路、张贴苹果宣传彩页,为第二天就要开幕的苹果采摘节做着最后的准备。

张应川家有4口人,种了约7亩地的苹果,这是他们全家一年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张应川说,他们那个地方除了川道和公路两侧有一些平整的土地外,其他差不多都是山地,以前种庄稼只是简单种点玉米,因自然条件不好连小麦都很少种,而且差不多都是靠天收,生活上连温饱都很难保证。上世纪80年代,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洛宁县上戈镇在大面积推广苹果种植时,张应川和村里其他村民一起,把家里种玉米的几亩责任田栽上了苹果树。当然,也不是说,种上了苹果就等于一帆风顺了,这其中也经历过销售不出去的困窘。其间,为了解决销路问题,洛宁县也想了不少办法。

比如创品牌,近二十年,在各方的努力下,上戈苹果不仅荣获了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大奖38项,还取得了自己的商标上戈牌,2013年它还获得了中国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而举办苹果采摘节,算得上解决苹果销售难的妙招。张应川说,最近这几年,通过苹果采摘节,他种的苹果不存在销售的难题,相反,几乎是一种供不应求的状况。张应川种的苹果品种以红富士为主,每年的产量差不多3万斤,价格在每斤3元到6元,这几年每年卖苹果的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10万元钱,对于一个山区农村家庭来说,张应川觉得,就像一个天文数字一样大,可以说种苹果最终改变了他的生活。

种苹果致富

洛宁有俩主产区

张应川的经历也发生在上戈镇大多数果农的身上。今年55岁的冯保许,是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上房子组村民,他家种着两个果园,一个七亩,一个三亩。由于不临主要道路,果园的地势更高,冯保许的两个果园的苹果截止到10月9日下午,还没有开卖,但是他一点都不担心。冯保许说,由于今年前期旱后期雨水充足,苹果在这个时候还不算真正成熟,而再过几天苹果熟透了,正是采摘节活动的高峰,根本不愁卖。更让冯保许感觉踏实的是,他的儿子和别人合伙,在洛阳市区开有专卖店,还通过网络销售,销售苹果根本不用愁。而对于今年的收成,冯保许说,保守点说,也得净落七八万块钱。

李有治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苹果种植经验的果农,不过他的果园并不在上戈镇,而是位于洛宁县东北部的东宋镇。这里是和上戈镇苹果种植区齐名的洛宁县苹果的又一大产区。洛宁县林果系列开发办公室主任、园艺局局长刘平均说,有着水果之乡美誉的洛宁,在这些年的苹果种植中,形成上戈镇、东宋镇两大苹果产区,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余万亩。李有治的果园也有两块,不过和冯保许、张应川两位果农不同的是,他家的果园面积并没有那么大。

李有治说,他的两个果园一个一亩多点,一个两亩多点,合起来有四亩多点,他的两个果园种植的苹果品种和冯保许他们也不一样,李有治种的苹果一部分是早熟的美国8号和嘎啦,晚熟的有红富士和华冠。但是不管怎样,这几年每年下来也有个两三万块钱的收入。

两大苹果产区 销售渠道各不同

10月10日,上戈苹果采摘节活动的当天上午,在位于东宋镇方里村的李有治的果园里,他正和老伴摘苹果。与上戈苹果采摘节现场,种植园内游人如织、销售火爆的场面相比,这里的苹果园内显得比较冷清,几乎没有上门买果的顾客,只有果农们爬高上低摘果子的稀疏身影。李有治说,这并不能用冷清来形容他们的苹果,东宋镇这个苹果产区,还是国家农业部苹果标准园产区,档次一点不比上戈镇的差,之所会出现看似一冷一热的差别,是因为这里的苹果销售方式和上戈不同。

事实也确实如此。洛宁县上戈镇党委书记田卫杰说,正如上戈镇果农种植的苹果,除了一部分被外地的客商收购外,大部分在果园内就会被慕名而来的苹果采摘客采摘完。而东宋镇的苹果则是另外一种销售渠道。李有治种的苹果一小部分属于早熟品种,这些苹果一般八月份就成熟上市了,因为这些苹果介于前一年苹果销售完和当年苹果大量上市之前上市,销售不存在什么难题。

李有治种的苹果大部分属于晚熟苹果,比如华冠和红富士,虽然成熟的时间和上戈苹果相同,但是他的苹果并不是通过采摘节这样的活动来销售的。李有治说,因为价格的原因,他们的苹果一般也不会卖给苹果客商,而是自己拉着苹果到处卖。

几年来,李有治除了在洛宁县城销售外,还会把苹果拉到洛阳市区去卖。为此,他专门在洛阳市老城区青年宫附近租了一个小仓库,每年苹果成熟之后,就将这些苹果拉到那里,然后自己拉着板车走街串巷叫卖,图的是卖个好价钱,而这又需要花费李有治差不多半年的时间。他也期待,能够有更好的渠道,既能卖到好价钱,也不浪费苹果,还能卖得好。

佳境下的思考

苹果产业还需二次革命

李有治的话,应该说是几乎所有洛宁果农的心愿,而这也正是洛宁县当下苹果产业发展的思考。作为和苹果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乡镇党委书记,田卫杰对苹果产业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说,作为全国有名的苹果产区之一,洛宁的苹果和包括陕西洛川、宝鸡,山东烟台和一岭之隔的灵宝等全国其他几个苹果主产区相比,上戈苹果乃至洛宁苹果虽然在品质上并不输于其他苹果产区,但是在规模、营销模式和品牌打造上还欠一些火候。

以一岭之隔的灵宝苹果产区为例,那里的规模不仅比洛宁大,还形成了公司化运作的苹果生产销售模式,品牌不断做大做强;以陕西宝鸡千阳为例,那里的现代化苹果种植技术,无疑引领着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这些都是洛宁未来苹果产业发展需要借鉴和学习的,换句话说,洛宁苹果虽然现在品质好销售也好,但这并不等于洛宁苹果产业发展就没有潜力可挖了。

李有治曾经和其他种植户多次到陕西、三门峡等地的苹果种植基地进行参观,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新的种植、管理技术能够让苹果的产量和附加值大大增加,能够实实在在提高收入,他曾多次想改变现状,但是巨额的资金投入和自己逐年增大的年龄,让他不得不选择放弃。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洛宁从事苹果种植生产的人主要是年龄在40岁至60岁人,年轻人则很少愿意参与。

今年63岁的李有治说,他家的四亩多苹果树,基本上就靠他们老两口照看,一年12个月,6个月种苹果6个月卖苹果,很累。今年55岁的冯保许的差不多10亩果园,也基本上是由他和老伴管着,他担心等老了干不动了果园没人照料。对于这些问题,刘平均说,洛宁苹果产业正在酝酿一场转型升级的二次革命,这次革命将朝着现代化种植方式、公司化运作模式发展。

多项扶持

向公司化运作方式转变

或许正是看到了洛宁苹果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洛宁县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苹果产业发展的政策。刘平均说,2013年洛宁县出台了苹果产业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凡在上戈镇、故县镇等规划区域内集中连片发展50亩以上的苹果园,经验收合格后,连续奖补3年,集中连片发展200亩以上的苹果基地,县政府相关部门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帮助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对创建的苹果标准园授予标牌,每个奖补资金5万元。苹果生产经营企业凡认证1个绿色食品奖补2万元,认证1个有机食品奖补5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通过农业部登记一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奖补2万元,获得国家级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等荣誉,每个奖项奖补5万元,获得省级著名商标、名牌农产品等荣誉,每个奖项奖补3万元。

在刘平均看来,政府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只是助推洛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方面,洛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还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比如果树的更新换代问题,现有的种植模式落后,种植户年龄偏大,劳动力素质不高等。他觉得,发展自身问题,努力提升是一个方面,同时还要向外地学习,引进外地的先进做法,比如管理经验、种植模式、营销模式等。为此,他们还借鉴陕西千阳现代苹果种植模式,进行招商引资。今年,他们与陕西海升集团合作,成立洛宁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公司化运作的方式,从事苹果种植销售工作。

产业转型 需以点带面铺开

苹果产业的公司化运作,对苹果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其在种植技术和销售模式上,会给洛宁苹果产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发展前景?目前,洛宁海升已经在上戈镇里石头、庙洼和上坡子3个村建成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530亩,引进苹果新品种,相继完成了苗木栽植、格架系统、果园生草、滴灌和肥水一体化系统等工程,园区已经步入正规化管理,苗木生长健壮。

10月9日,在已建成的高标准矮化苹果示范园内,洛宁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高征正在对新购进的犁地农机进行试操作,这个表面看上去和拖拉机并没有什么差别的机器,却可以通过GPS定位技术,实现记忆性犁地作业。也就是说,这台机器在第一次犁地时,通过操作,机器可以自动记录犁地的路径,下一次犁地时,只需要操作者按动按钮,机器可以根据自身记忆自动进行犁地,而不伤害果木。

这只是其中的一项,李高征说,他们计划在洛宁种植发展1万亩的苹果基地,建成全自动的分选线,今后采摘苹果,用一个个像小火车似的采摘车,通过传送带,进入分选线。通过这样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李有治的四亩多果园,需要他们老两口一年不停的辛苦才能干完,而在高标准苹果示范园,一千亩的种植面积,也只需十个人左右就能完成。然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要建成这样的示范园,一亩地前期的投入在2万到2.5万元,这样一笔投入,对于洛宁的果农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有不少果农表示,一是投不起,二是现在的果树正是丰果期,让他们砍了这些果树,去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心里舍不得。

目前洛宁县有苹果20余万亩,洛宁海升计划的种植面积一共才1万亩,那么,这1万亩的种植面积如何去改变原有的20万亩相对落后的种植方式呢?刘平均说,主要靠示范带动,目前他们引进的包括洛宁海升在内的先进苹果种植销售企业,一方面通过他们去发展新型的种植销售模式,一方面还将采取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通过这些企业带动,让果农看到好处,通过典型带动促进洛宁苹果产业的整体转型。

济南辰达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试验机厂家

电子万能试验机价格

济南试验机厂

济南试验机哪家好

摩擦磨损试验机

试验机厂家

液压万能试验机

济南试验机厂家

液压万能试验机哪家好

友情链接